橘紅文化
化橘紅與蘇東坡兄弟 |
瀏覽次數(shù):1461次 發(fā)布日期:2017-10-7 15:38:43 |
唐宋八大家是很有名的了,蘇氏三父子也是人們耳熟能詳?shù)摹?/div> 我們來聊聊蘇軾兄弟與化橘紅。 《化州縣志》記載:化州有古建“蘇澤堂”,位于州署西側(cè)(舊縣府、現(xiàn)公安局)石龍井旁左后五十步,始建于北宋初,此堂一座三間,蘇澤堂原是一座三間平房書齋,為蘇轍謫居化州之所,后毀壞。 清乾隆十二年(1747)建,堂壁有“蘇澤堂”額,楹聯(lián)“棋對斗天藏老叟,珠垂甘露憶坡公”,為清道光二十八年(1848)知州胡寶賢撰。 蘇轍這樣的大文人,為什么會從中州來到位于粵西南的化州呢? 蘇轍,字子由,四川眉山人,生于宋仁宗寶元二年(1039),卒于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卒年74歲。19歲與兄蘇軾同登進士,先后授商州軍事推官、河南推官。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時,他力陳不可。紹圣初年(1094)蘇轍因上疏諫事,得罪朝廷,貶官為汝州知事、化州別駕。 蘇轍任化州別駕,但留居時間不長。在任期間,他的主要職責是協(xié)助知州推糧,所以又稱“推糧官”。 任職時有個故事叫《顆橘石糧》,就是讓老百姓去山中采摘野生橘柚來抵官府糧稅,一顆 橘柚抵一石稅糧。 蘇轍到郊野考察,叫老百姓除種糧食外還在荒野種植橘紅樹。在任化州別駕、雷州安置期間,蘇轍寫了一些詩文,都是述懷之作。譬如《東樓》詩云:“明從海上涌金盆,直入東樓照病身。久已無心問南北,時能閉目待儀麟。颶風不作三農(nóng)喜,舶客初來百物新。歸去有時無定在,漫隨俚俗共欣欣?!?/div> 蘇轍在化州期間,曾生病。他在《己丑除日》有詩曰:“橘紅安穩(wěn)近誰傳,鬢雪蕭騷久已然?!弊宰ⅲ骸坝枧f有腹疾,或教服橘皮煎丸,經(jīng)月良愈?!?此時,蘇轍同為宋朝文豪的兄長蘇軾,亦遭貶謫在惠州,撰聯(lián)寄其弟曰:“復(fù)我輪回久情盛,羨君懷里化橘紅?!币彩菍蓍偌t的神藥功效心向往之。清道光六年(1826),化州知守趙榮(四川宜賓人)對紀念蘇轍的蘇澤堂及橘紅樹很感興趣,寫了《蘇澤堂橘紅八詠》,其中《護橘》一首云:“聞?wù)f風雨暴欲狂,竹藩籬落早提防。憐君卻為書臣籍,可接髯蘇一瓣香?!壁w知守借詠橘,主張對像蘇轍這樣有才華敢于直言的文官應(yīng)加以愛護。 斯人以已。但是歷史確實實實在在的!
|